RNA杀虫剂引领科学突破,上海植生优谷展现研发实力

就在上个月,“RNA(核糖核酸)杀虫剂应用于田间”成功入选美国《科学》杂志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。这一荣誉的背后,是美国绿光生物科学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喷洒型RNA农药,该农药在2023年12月22日获得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上市许可,并被授权在美国13个州进行田间释放。而追溯RNA农药的起源,则离不开2007年的一项重大科学发现,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(原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)正是这一领域的首创者之一

 

 

科学里程碑与上海贡献

 

RNA农药的研发离不开RNA干扰现象的发现。1998年,美国科学家安德鲁・菲尔和克雷格・梅洛因在研究线虫时首次揭示了RNA干扰现象,这一发现为他们赢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随后,英国科学家大卫・鲍尔科姆在植物中首次发现了RNA干扰现象,为RNA农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。

 

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陈晓亚院士团队,从2004年起便致力于抗棉铃虫新方法的研发。2007年他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发现植物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可有效抑制棉铃虫基因的表达,从而抑制害虫生长。这一研究成果被誉为RNA干扰技术应用于杀虫剂研发的首座里程碑,并发表在《自然·生物技术》上

 

 

2007年,陈晓亚院士团队在《自然·生物技术》发表封面文章

 

在上海,2011年,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苗雪霞团队发现双链RNA可以直接渗透体壁进入昆虫体内,从而抑制靶标基因表达,提出了喷洒双链RNA制剂来防治害虫的新思路。2015年,该团队进一步证实了双链RNA可通过根系进入植株,并在刺吸式口器害虫体内成功诱导了RNA干扰效应,为RNA生物农药土壤制剂研发提供了依据。

 

上海研发优势与未来展望

 

作为新型生物农药,RNA杀虫剂具有靶标专一性强、开发周期短、绿色无污染、无残留等诸多优点,被誉为“农药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”。上海在RNA农药研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,产业化布局早,现处于国内第一梯队。

 

上海植生优谷在RNA农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成功将RNA杀虫剂从实验室推向了产业化。目前已拥有关于dsRNA技术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相关专利,并获批基于RNA技术针对重要的蔬菜害虫桃蚜进行针对性的农药开发。在田间测试下,该RNA杀虫剂对棉蚜、桃蚜、黄曲条跳甲等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,且每亩地原药成本与化学农药基本相当。

 

 

在未来,植生优谷将继续秉承创新、绿色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,致力于RNA农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。随着全球对绿色农药需求的不断增长,RNA农药市场潜力巨大。植生优谷将充分利用上海的研发优势和产业化基础,为中国农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 

 

其它媒体新闻报道

【科学网】《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扎实推进RNA杀虫剂研发与产业化》

(https://rmtzx.sciencenet.cn/mixmedia/a/202501/07/WS677c8b32e4b0cb2d1eed3fc1.html)

【中国农网】《中国科学家扎实推进RNA杀虫剂研发与产业化》

(https://www.farmer.com.cn/2025/01/09/wap_99974113.html)

【上观】《入选《科学》2024十大科学突破,这一成果离不开上海科学家贡献》

(https://www.shobserver.com/staticsg/res/html/web/newsDetail.html?id=843825)

英文首页    公司新闻    公司新闻    RNA杀虫剂引领科学突破,上海植生优谷展现研发实力

→跳转公众号